老记者陈富大见证了武进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5-22   

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宗旨就是要让老百姓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需要将党的事业发展动力聚焦于老百姓的幸福体验。“民以食为天”。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广播电视。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途径,早期主要是翻看浩如烟海的书籍报刊,后来广播电视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听广播看电视”早已成为了老百姓日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老百姓最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具体体验之一。我是一名老广电工作者,在广电战线工作了数十年,有幸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武进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改革开放  推动广播电视事业高质量发展

1956211日,武进县广播站的正式开播,标志着武进人民广播事业的创立。此后,武进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有关“分别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内基本上普及农村广播网”的精神,提出了乡乡通广播,逐步实现社社通广播的发展目标。1973年,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公社广播放大站为基础,广播专线传输为主,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1978年,实现了全县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加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推动了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1985年底,全县拥有广播喇叭283292只,入户率达84.7%。后来,大部分     喇叭逐步改换了广电音箱广播;10对县广播专线均达到部颁二级标准。从而改善了用户的收听效率,深受干部群众喜爱。1987年农村广播进行了科学改革,将原来的有线广播替换成了调频广播,实行无线发射,只要有电源的地方,调频广播就能收听到音质优美的节目,为此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开始变得多元化。电视在潜移默化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丰富着老百姓的生活。199311月,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的批复,武进县电视台正式建立。199571日,在武进广播电视中心开播,并在228米的高塔上发射。19984月,武进电视台和武进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为“武进市(区)广播电视台”。

19968月,武进市政府发出《关于武进市有线电视光缆联网规划及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3年内完成全市光缆联网。根据《通知》精神,武进广电部门分步组织实施,采取措施加快工作进度。1998年元旦,武进电视台节目在常州有线电视网播出;7月底,全市56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和滆湖农场有线电视网全部与武进有线电视台中心机房实现光缆联网;2001年,武进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光缆的目标。

2007年,武进广播电视台投资700多万元,购置5讯道全数字广播电视移动直播车以及进口重型摇臂等配套设备,直接增强了大型活动现场直(录)播和室外流动现场直播的能力。20088月,又投资560万元,购置第二台广播电视移动直播车,车载摄编、播、发设备高端领先。至2017年底,广播电视移动直播车先后承担了政风热线面对面、花博会开闭幕式、环西太湖自行车赛、宝林寺开园、汉字大赛、古诗文大赛及新闻事件网络直播等直播活动160多场次。2011年,武进广播电视台再次投资350万元,购置了15台(套)蓝光盘摄像机和8台(套)高清摄像机以及用于高空摄像的无人机2架。至2017年,电视台拥有电视摄录一体机30多台(套)、编辑线40多条、各类服务器50多台、演播室高清摄像机18台(套),电视台全天播出时间达到17.5小时。2018年,武进广播电视台投入1500多万元,对原有虚拟演播室系统实施提档升级,自主开发软件,调试集成系统设备,改造采、编、播3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于2019年元旦实现新闻节目高清直播。

二、守正创新  广播电视面向公众传播正能量

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武进的广播电视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高举旗帜、引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线,开拓创新,设计、制作了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主流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甚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的广播电视栏目与专题片。

改革开放为武进带来了新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各类专业户和乡、村农民企业家等改革能人不断涌现,县广播站《农村生活》节目自19846月起,在原《孙记者巡游记》栏目的基础上,实行全新改版,改名为《武记者巡游记》,主要报道武进农村改革开放后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新风尚、新面貌,报道专业户和农民企业家艰苦创业和奋斗的历程。节目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和评书形式写出真人真事,播音员用说评书形式播音,重点报道武进种粮大户、各类种养殖专业户、农民企业家勤劳致富的故事,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类典型,构成系列,形成声势。19899月,北京广播学院选择武进3档《武记者巡游记》在课堂上作为补充教材播放。这档栏目持续播出了30多年,成为最受听众欢迎的节目之一。

20037月,电视台首次推出民生类节目《生活连线》,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深入基层,惠顾弱势群体。2012年,该节目推出“生活帮帮团”版块,实现为民解忧从“代言”“代劳”转型,在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该节目获常州市“三优一名”广玉兰名牌节目奖。

2005年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电视台在《武进新闻》中开设“希望的田野”专栏。三名记者带着“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在苏南的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现代化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赴北京采访温铁军、孔祥智、程淑兰、曾叶松、梅方权等“三农”专家,编辑制作了系列报道《春醒·北京行》共16篇。这一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希望的田野”专栏报道全区各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生动实践和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探索、新经验等。《武进新闻》全年共播出与“三农”相关的电视新闻1718条,占新闻总数的近40%。年底,武进电视台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局评为全省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先进。江苏省广电局、江苏省电台、南京市广电局的领导、专家到武进电视台考评《武进新闻》节目时评价:武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突出经济中心,做到信息量大;“三农”报道有特色,具有乡土气息;表现形式多样,做到主次分明;节目编排有序,具有立体感;社会新闻把握度好,弘扬了主旋律。


数十年来,武进广播电视台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努力探索实践,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武进特色的广电发展之路,事业发展、宣传品牌、产业布局和运营水平有了飞速发展和较大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县)级广电台中处于领先地位,于2000年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还先后获江苏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县乡广播电视系统十佳广播电台等荣誉。  


为进一步巩固宣传思想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2020927日,武进广播电视台与武进日报合并,成立了武进融媒体中心,武进融媒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武进新闻舆论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退协党支部:陈富大

                      2021511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