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庄蕴宽(1867-1932),字思缄,号抱闳,晚称无碍居士,常州武进人,明万历38年进士庄起元后裔,属常州望族庄氏“西庄”一支,世居常州城西。常州庄氏自始祖庄秀九于元末从金坛迁入武进佘宅(今嘉泽镇)以来,即以气节、科名、学术世其家。在明、清600多年中考取状元1名(庄培因)、榜眼1名(庄存与)、传胪1名(庄应会)进士34名,是常州公认的第一望族。庄氏8世祖庄起元官太仆寺少卿,登科后即与其同科登第的堂弟庄廷臣从乡间移居常州郡城,分居西门织机坊和东门太平仓,人称“西庄”和“东庄”。1867年庄蕴宽生于宁波府城莫家弄,时其父庄士敏在宁波任幕僚,后任福建霞浦知县。庄蕴宽家族与常州许多名门联姻,他的族祖姑是瞿秋白的祖母,他的姐姐庄还是剧作家吴祖光的祖母,其妹庄曜孚是女作家陈衡哲的母亲。陈衡哲在舅父庄蕴宽的培养鼓励下,成为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诗人和散文家,1920年自美返国后,应蔡元培聘,执教北京大学,成为我国第一个女教授。
一、早年投身广西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
庄蕴宽天资颖悟,性好抗辩,嫉恶如仇,不以规矩自绳,好发惊人之论,其父恐其日后以舌取祸,乃取“金人三缄其口”,以“思缄”作为他的字。庄蕴宽1885年考入江阴南菁书院,在读期间与唐文治、吴稚晖、钮永健等同为学友。1887年庄蕴宽参加五次院试,均名列第一,受到江苏学政王先谦的褒奖,同年结识了曾国藩的幕僚、常州人赵烈文。1891年庄蕴宽到南京参加秋闱,中乡试副榜,受广西浔州知府夏敬颐邀请,主讲广西浔州书院。1894年庄蕴宽在北京结识翰林文廷式。由于他办事干练,1897年庄藴宽署理广西百色厅政务,他勤政忧民,政声卓著,并与康有为有交往。庚子年(1900)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颁诏在光绪二十一年(1901)全国实行新政,新政的核心是编练新军,以维持“大清”帝国体统,1901年庄蕴宽调任平南县知县,后创办武城学堂,奉命筹办广西武备学堂,筹设广西督练公所,训练新军。1902年庄蕴宽升任知府衔,并赴越南河内参观博览会,期间他会晤《中国日报》主笔陈少白,庄蕴宽纵谈革命,痛言非革命不能救中国。陈少白欲介绍孙中山与庄蕴宽见面,孙中山亦引庄蕴宽为同志,并准备秘密回广州与他见面,庄蕴宽获悉孙中山被跟踪,为了孙先生的安全,他立即通知中山先生离境。1904年庄蕴宽任常备军统领,到廉州练兵,称为“振新军”,蔡锷任标统。同时庄蕴宽在广州创办武备学堂并任总办,他参仿日本士官学校,为编练新军培养初级军官。
1905年,庄蕴宽调任广西梧州知府,为了提升边陲地区的文化水准,他创办梧州中西学堂,聘胡汉民为教员,招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为学生,这些老师和学生在民国时期都是名震中外的要人。他并在当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带头毁寺观,收庙产,开办小学和女校,并派五名学生留学日本。同年9月,庄蕴宽调任广西太平思顺兵备道兼广西边防督办,他统领广西边防全军,驻节龙州,谋划边防军务。他训练新军并与总兵陆荣廷(后任广西都督)往还密切,他聘钮永健建为龙州边防将弁学堂(军校)监督,并请蔡锷、汤尔和来龙州襄治一切,革命党人逐渐会集龙州。1906年,庄蕴宽兼任镇南关监督,暗中帮助同盟会孙中山、黄兴在西南边疆的革命起义,为广西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如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均是其学生。庄蕴宽在广西积极推行新政,尤其致力于兴办学堂和培育新人,为广西的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立广西陆军测绘学堂、广西边防初级师范学堂、广西巡警学堂,并创立女学及图书社以开新风气,并经常到学校演讲,灌输爱国进步思想。

1907年,庄蕴宽创立龙州实业学堂、广西边防法政学堂、广西边防陆军步兵教导团,蔡锷为总教官。孙中山在越南河内设立革命机关筹划起义,孙中山和黄兴计划袭取镇南关,进攻广西,黄兴滞留龙州数月,因起义未到时机,庄蕴宽赠重金并派兵护送黄兴出境。12月8日镇南关起义失败,庄蕴宽受到牵连被调离龙州,龙州人民感念他造福地方的卓越功绩,特为其刻立“去思碑”,竖立于龙州街文昌阁下,今仍保存。1908年庄蕴宽调赴桂林,任广西督练公所参议,后成立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史学家认为,广西反清革命能迅速成功,庄蕴宽等预谋招聚同盟会人起了极大的作用。1909年,陆荣廷等新军将领在龙州刊立“庄公蕴宽纪念碑”。庄蕴宽在广州因练军与两广总督张鸣岐意见不合,遂辞职归里。1910年庄蕴宽回家乡常州,致力于创办地方教育,他与族人创办粹化女学和冠英学堂,担任武进教育会会长。后应唐文治邀请,他又出任上海吴淞商船学校监督。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庄蕴宽与赵凤昌、张謇、汤寿潜等人议定:“不保清廷,力保将来之中国”。庄蕴宽联合同盟会革命党人,协调中国南北促进和平谈判,孕育民国内阁人选,他客居赵凤昌“惜阴堂”,与各省代表商洽国是,为了推进革命形势发展,庄蕴宽等发函召唤孙中山回国,并由他以江浙代表身份赴鄂,邀请黄兴赴沪。庄蕴宽抵湖北后先与黎元洪会晤,后与黄兴会见。黄兴闻讯后,风尘仆仆地从前线返回,他与庄蕴宽一见如故“握手相劳告,喜极出涕,出粗粝共食”。由于庄蕴宽、赵凤昌、张謇等的筹划,最终中国南北媾和,清帝退位,建立民国,走向共和。史学界将庄蕴宽誉为中华民国助产婆,这是非常形象,又恰如其分。庄蕴宽批胆沥肝,辅佐临时政府,堪称功勋彪炳。
二、维护革命新政权,坚决惩治腐败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委任庄蕴宽为江苏临时都督,孙中山特邀庄蕴宽乘同列火车由上海赴南京就任。在这期间,庄蕴宽还为南京临时政府做了几件大事:一是颁布公告条例,维护社会安定;二是平反冤案,恢复司法公正公平公开;三是开源节流,节省财政赤字。革命政府刚成立,万事百废待兴,这时总统府庶务科长缪思敬趁南京开府之际,凭借特权封占民房,侵吞民财以中饱私囊,庄蕴宽接到举报后,经过调查核实,他亲临军事裁判厅,以“初立国宜用重典”纠正腐败风气的蔓延,上报大总统请处以死刑,孙中山认为庄蕴宽处置得当,当即批复同意,于是缪某伏法,正气得伸,事后孙中山对庄蕴宽说:“你为共和做了一件大好事。”庄蕴宽还处理过副都统王治馨贪污受贿案五路大惨案中的津浦路局局长赵庆华贪污舞弊等有全国影响的案件,为维持新政权和社会安定做了大量工作。

三、严肃政纪,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庄蕴宽进京任民国都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人,他整饬纲纪,弹劾不避权贵,敢言人所不敢言者,这时,章太炎受袁世凯欺骗,被袁幽禁于北京,庄蕴宽警告袁世凯,毋以逼死国学大师,招致千古骂名,章太炎得以宽释。1915年袁世凯筹备复辟帝制,庄蕴宽以肃政使名义致函国务院传袁世凯,表明不能容忍帝制活动,痛斥称帝妄图,并提出三点要求:一、立即取消“洪宪”伪年号;二、撤销登基大典筹备处;三、参政院竟不阻止袁称帝,应即闭会。信函交给国务卿徐世昌转达,袁世凯得书极为恼怒,派人给庄蕴宽送20万银元支票,要求他对帝制活动“袖手旁观,勿再干扰”,庄蕴宽当即撕毁支票,同时通知在海外的孙中山、黄兴,加紧组织反袁。不久,国会就袁复辟帝制进行“公决”,60位国会议员有59人投票赞成袁世凯称帝,唯一投反对票的正是庄蕴宽。1916年袁世凯做了83天“洪宪”皇帝,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死去,海内外却都在传诵庄蕴宽誓死抵制帝制的信函,被称为“民国正气歌”。
四、参与创建故宫博物院,精心护卫国宝
庄蕴宽在民国早年还长期担任国家审计院长,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清废帝溥仪被驱逐出皇宫。从1912年溥仪退位到1923年十余年间,溥仪和清室遗老遗少一直都在觊觎故宫珍宝,想方设法窃为己有,庄蕴宽与外甥吴瀛曾多次上书最高当局将废帝溥仪请出宫外,切断国宝流失根源,直到易培基出任教育总长才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李煜瀛任理事长),庄蕴宽被聘为监察员,吴瀛当了委员会顾问。溥仪迁出故宫后,有一次提出要回故宫取衣被,当局同意了,可有人向庄蕴宽通风报信,说溥仪在棉被里夹藏有书画(“三希”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同一卷仇十洲画的《汉宫春晓图》),庄蕴宽闻讯立即派员赴故宫检查,果然发现衣被里藏有书画,当即予以扣下。

为了保护故宫珍宝,庄蕴宽与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李煜瀛(字石曾)等学者和全体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清点清宫物品。故宫博物院成立盛典定在1925年10月10日下午二时举行,庄蕴宽在乾清宫主持开院盛大典礼,从执政总理到民国要员悉数到场,执政当局与善委会共同拟定了主席团名单,黄郛(内阁总理)亲自出席,功勋卓著、德高资深的庄蕴宽被公推担任故宫博物院庆典大会主席,这一天北京万人空巷,寻常百姓进入帝王家,盛况空前。此前十天,颁布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临时董事会和临时理事会章程,庄蕴宽、蔡元培、张学良等名人雅士赫然在列。1926年6月故宫维持会改为故宫保管委员会,以赵尔巽、孙宝琦为正副委员长,庄蕴宽被聘为委员。1928年7月北伐军入京,10月国民政府颁布故宫博物院组织及理事会条例,任命李煜瀛、庄蕴宽等17人为理事,庄蕴宽仍兼图书馆馆长。2014年9月,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常州作学术报告,他盛赞庄蕴宽、吴瀛等常州人对故宫博物院的创建和保护历代珍宝作出的杰出贡献。
1927年6月,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要挟各方拥戴,庄蕴宽鄙视张之作为,拒绝捧场,遂被张作霖免职。1928年江苏省政府聘请庄蕴宽为《江苏通志》编纂委员会总纂,编纂委员会设于镇江焦山松廖阁碧山庵,庄蕴宽聘陈去病、柳诒征、孟森、柳亚子为编纂,他抱病往来于常州、镇江间。1931年日本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被日本侵占,1932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妄图全面侵占中国,庄蕴宽深感外侮日亟,他忧国忧民,因病去世,入殓前,他身穿僧服,手旁放一部佛经,遗容安详慈悲,钮永健、赵凤昌、赵椿年、吴稚晖等众多政要名流参加了追悼会。当年安葬于武进公墓(即原西公墓,在五星桥北,20世纪70年代被平坟)。
庄蕴宽故居在延陵西路与邮电路交汇处的邮电路2号,原在庄氏庄家场“二知堂”西侧,故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欢喜坚固室”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国早期建筑,代表了常州在民国早年的建筑风貌,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欢喜坚固室”为四开间假三楼,大门高敞,前有粗大的门柱一对分立两旁,楼用红砖砌造,有房14间,两层楼平台上再砌一层,庄蕴宽名此楼为“欢喜坚固室”,其手书体刻石砌在楼内,至今奠基石仍砌嵌在门边墙根,这里曾是庄蕴宽全家起居处,北首四开间平房原为庄蕴宽书斋。故居建于1930年,1932年庄蕴宽先生逝于此,故居现为邮电系统退休职工活动室。1987年12月26日庄蕴宽故居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陈伟堂
2022年5月6日
(作者简介:常州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 政协常州市文史委员会文史研究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