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得知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余忠良先生的《毗陵逸事》印刷出来了,很多热爱地方文化的市民纷纷前往设置在朗诗竞园小区的名山书院索书。我也凑热闹索要了一本回来一睹为快。果然,通读之后有如下几个感受。
一、该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关于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的书,我读了不少,收获也很大,但是像《毗陵逸事》这样具有极强可读性的书,我读到的不多。也许是很多学人不屑于做这种资料搜集整理的工作,因为对申报职称或者评奖没有什么意义。而实际上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事实的科学研究是空中楼阁。
由于全书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构成,这些小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叙事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逼真,所以熟悉了这些小故事和故事中的大小人物也就对常州历史文化和常州历史名人有了诸多了解了。我们认为,外地人要想了解常州历史文化最好是从这些有趣的人物和故事着手,引发兴趣,然后逐渐深入,你就会发现常州这座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孙星衍讽刺和珅”“常州的戆翰林”“吴祖光直言无忌”“吴稚晖斥责高干子弟”“徐复不低头”等等众多短小精悍的故事,读来引人入胜,令人捧腹。
二、该书提供了常州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鲜为人知的信息。研究常州历史文化和常州历史文化名人,理所当然要研究常州历史上众多有趣或者无趣的事情。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在出版的图书杂志上都有机会阅读。然而一些特殊的原因,还有一些所谓有所争议的人物或事件则在正规出版的刊物上则很少有机会能够阅读。而余忠良先生的《毗陵逸事》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相关信息。比如“瞿秋白与胡适”“陆久之和蒋瑶光”“常州卞庄的余阕庙”“余阕其人其实”“余阕庙的前世今生”“刘海粟和傅雷”等故事很少有资料提及,因此广大读者也就很少了解。而《毗陵逸事》则我们打开了了解常州历史文化和常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另外一扇窗户。通过另外的一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常州历史、常州文化以及常州名人的多彩人生。
三、该书内容的分门别类有利于读者有选择性阅读。打开目录,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全书内容的分门别类,这样有利于读者有选择性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该书目录分为创新、崇文、恩怨、戆直、诙谐、正气、师友、舍身、遗疑、异趣、母教、伉俪、狂狷、城事、野语等。这些分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索引。
读者如果对其中某个话题感兴趣,便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相关内容。比如笔者在为某些单位讲述“常州名人母教的故事”时,就参考过其中的有关信息,免去了到处查找资料的辛苦。又比如说到常州人比较“戆直”,那么我们只要翻到82页,那就可以看到很多相关信息,这些“戆直”资料充分证明了常州某些人的“一根筋”。很多故事读来忍俊不禁。
当然,由于本书是“逸事”,自然可能有个别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而且很多“逸事”也没有注明来源,对于有些信息,大家不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是这并不妨碍本书的价值,实际上根据我们的了解,绝大多数“逸事”都是真实可靠的。如果读者有所怀疑,则可以沿着该线索继续深入挖掘,说不定有新的发现呢。正如编选者余忠良先生在“后记”里所说的那样:“相信我所编选的资料能帮助到喜欢常州历史文化的更多人,也可作喜欢常州名人的常州人饭前茶后、案头阅读的消闲书札。”事实上也是如此,该书印刷出来后,有众多常州历史文化的爱好者纷纷找他索书即为明证。
常州名人黄仲则说“文章草草千古事,仕宦匆匆只十年”。说的是文章是可以使人名垂千古的盛事, 而官场生涯及其影响是不会长久的。《毗陵逸事》虽然是余忠良先生选编,不是他的专著,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热爱常州地方文化的市民不妨索要来读读,这对了解常州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赵贤德,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