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方孝孺之死
赵映林
对方之死,有这么五种不同观点:
(1)认为孝孺的过激言论导致诛十族,自身有责任,不肯草诏也就罢了,何故非用过激语言激怒燕王呢?
代表人物是明后期思想家李贽(1527——1602,“文革”中被誉为法家代表人物)与民国时的蔡东藩,他们对方孝孺激怒朱棣不以为然,认为方太迂腐。近代以来,大陆学者们基本都认为方孝孺被诛十族,除朱棣的残忍外,自身有一定责任,不该激怒朱棣,认为他迂 。
后来又有人说这是方孝孺为了博取个人身后名,不惜以族人为牺牲品。
(2)认为方孝孺过于耿直。代表人物是鲁迅。他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说,柔石和方孝孺都有“台州式的硬气”,“而且颇有点迂”。明朝宁海属台州府,“台州式的硬气”也就是宁海式的硬气。对鲁迅的说法,王春南老师有过很到位的解释:鲁迅说的“迂”,不是迂腐,而是迂直,即直率而少变通。
这两种观点都没看到事物的本质。将方孝孺之死归结于言语激怒了朱棣或是方的硬(脾)气导致被杀,这是没有看到这个制度存在的问题,倘在民主制度下,不论语言如何激烈,性格如何硬气,也不应被杀。即使在一般的专制制度的汉唐宋都不会被杀,更不用说被诛九族十族了。
武则天养男宠,朝中很多人希望能她的男宠,甚至毛遂自荐。文学侍从、诗人宋之问,长得仪表俊美,文才出众,自觉应进入男宠之例,可始终未得赏识,于是作诗献给武则天,末尾:“明河可洁
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还将织女支机石,更访成都卖卜人。”诗黄得大胆。后来有一天,武则天当着官员们的面说:“宋卿各方面都不错,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你口臭的厉害,让人受不了。”
小官朱敬当面批评武则天养男宠,希望她自爱,武则天不但不生气,反赐帛彩百匹以示奖励。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痛骂武则天与她祖上,武则天也只说反对我,你为何骂我祖宗!骆之死是个谜:自杀、被杀、抑郁而终。
据司马光《涑(速)水记闻》:赵匡胤有次在御花园用弹弓打鸟玩,大臣张霭来找他汇报,又不是什么当紧事,喋喋不休说个不完。被扰了清兴的赵匡胤心下不爽,于是就骂道:你别拿这些鸡毛碎皮的平常小事烦我!张霭却是个硬骨头,直接顶道:臣以为这事情急过弹雀。赵匡胤被噎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之下“举柱斧柄撞其口,坠两齿”,当场敲掉了对方两颗牙。张蔼也是个狠人,吞了一口血后,平静地捡起两颗门牙,将它们放入怀里。赵匡胤这时倒有些心虚了,“你想把门牙作为证据告我吗?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你去哪儿告!”“臣当然不能告您,但史官会记下此事”。赵皇帝终究是个明白人,当即服软,并向张道歉,还予以厚赏。有敬畏才不敢肆意妄为。
可见那个时代的专制远未到明清的程度。
这些都可以视为耿直,都没被杀。说明方孝孺被杀的根本原因是专制制度、极权政治,与脾气、迂直无关。
(3)认为方孝孺是愚忠,政治上的矮子(不懂变通,不识时务)
认为不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当皇帝,都是朱元璋子孙,是朱家人,没有必要为之坚持。这一观点的最早代表人物是王廷相,今河南兰考县人。
王廷相批评方孝孺得义却失仁孝,指责孝孺“轻重失宜”,并举例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坐牢数年才死,但并不影响后世对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肯定、歌颂。
(4)高度评价方孝孺的忠,将其比作商末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忠义之士,赞美其忠义精神。
最先的代表人物是《皇明献实》的作者袁袠:“方孝孺之于文皇(明成祖),汤武之夷齐也”。
汤显祖认为方身上体现的是“天地正气”。
从明末以后肯定方孝孺之死表现忠义精神的已成为主流声音。
后人怀念方孝孺,研究者们钟情于他的思想道德文章,民间则更钟情于他的“威武不能屈”的忠贞品质。故南京就出现了方孝孺被杀时血染青石的流传。
(5)方孝孺是中国历代以身殉道的杰出人物。
到了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胡适,他认为方孝孺是杀身殉道的了不起的人物。
我认为方孝孺以死抗争,是秉承儒家的一贯道统(守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也就是为道而献身(殉道)。坚守信仰!为道献身是他坚守心中的一以贯之的道的必然选择。
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上述(3)(4)(5)三种观点:
(1)方孝孺信仰并一生秉持“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决定了方孝孺为坚守信仰不惜为之献身(殉道),杀身取义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这是对信仰的一种坚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忠义,更不是愚忠,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方孝孺以身殉道是要求统治者遵守规则。朱棣无视“皇统”,以“奉天靖难”的名义以武力篡夺帝位,这不仅是破坏了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的 “皇统”,且影响后世,其突出的事例就是在他孙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后,汉王朱高煦有样学样,如法炮制,也发动叛乱,试图推翻侄儿夺取皇位,最后是明宣宗亲征平叛才了结。能被平定是因“军户”制度救了宣宗。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朱棣、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朱家人,谁做皇帝都一样。文明社会的存在,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应该遵守规则,任何人都不具有特权,坚守信仰守规则就是坚守政治理想、政治操守。
自三代以来,王(皇)位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无嫡立长)就是一种避免王(皇)室内部同室操戈的规则。政治不稳定,对民众是灾难。历史上不守规则往往遗祸无穷。
当然这个制度不符合选优原则,清朝秘密立储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总之,方孝孺之死是坚守规则,不是“愚忠”,不是朱家人中谁做皇帝都一样的事。
这是方孝孺不惜“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思想根源,即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了真理,舍生取义,重于泰山。
(3)自秦以来,士子们都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实用主义的处世态度,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少有坚持真理。方孝孺不赞成这种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必然导致社会风气下滑,所以方不惜以身殉道。